(图片来源:英特尔)在超过二十年的第一次,英特尔正超越其长期以来的 CPU 分类系统,转向新的系统。随着 Nova Lake,公司下一代处理器,英特尔标志着自 90 年代末定义 x86 处理器的家族 6 时代的结束。这一变化是在我们正在进行的 Linux 启用英特尔 Nova Lake 期间发现的。初始补丁,在 Linux 内核邮件列表中被 Phoronix 发现,引入 Nova Lake 在全新的标识符下:家族 18。这标志着与传统的家族 6 框架的彻底断裂,该框架从 Pentium
(图片来源:英伟达)在中国举办的 2025 年 RISC-V 峰会上,Nvidia 宣布其 CUDA 软件平台将在 CPU 方面与 RISC-V 指令集架构(ISA)兼容。这一消息在 RISC-V 活动期间的一个演示中得到了证实 。这是在性能要求高的应用中启用基于 RISC-V ISA 的 CPU 的重要一步。这项宣布表明,RISC-V 现在可以作为基于 CUDA 系统的主处理器,这一角色传统上由 x86 或 Arm 核心担任。虽然没有人甚至几乎没有期望 RISC-V 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超大规模
虽然关于英特尔即将推出的 Nova Lake 和 Panther Lake 架构的传闻才刚刚开始出现,但关于该公司长期路线图的猜测已经逐渐升温。根据 ITHome(引用自 Notebookcheck)报道,一份泄露的英特尔路线图表明,该公司可能在 2028 年推出 Titan Lake 处理器系列——可能会完全放弃 P 核,转而使用高达 100 个 E 核。如报道所述,Titan Lake 可能会标志着英特尔从异构 P 核和 E 核设置向统一核心架构的转变,可能基于 Nova Lake 的更大 Arcti
7月18日,第五届RISC-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,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。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,正以年均超过100%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,“开放、灵活、可定制”的RISC-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。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-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、开放、可扩展的特性,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,以及RISC-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。 RISC-V国际基金会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席Philipp To
7月18日,第五届RISC-V中国峰会在上海进入分论坛环节。作为未来电子产业最庞大的应用范畴之一,人工智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。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,正以年均超过100%的算力需求增长驱动底层架构的革新,“开放、灵活、可定制”的RISC-V已成为构建自主AI算力基石的战略支点。 人工智能分论坛邀请各方企业探讨RISC-V架构如何利用其开源、开放、可扩展的特性,实现AI计算架构的革新,以及RISC-V架构在AI软硬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落地情况。其中,SiFive联合创始人、首席架构师 Krste Asan